在新加坡,医疗体系的设计从低到高逐级上升,不同级别的医生或医院所承担的责任也不同。目前新加坡有15个公立医院和医疗中心,包括6个综合医院,一个妇女和儿童医院,医疗中心,一个精神病医院和6个专业癌症,心脏,眼睛,皮肤,神经科学和牙科保健中心,21家私人医院和专科诊所。此外,新加坡拥有2000多名全科医生(GP),每个居民区还有社区医院,可为康复期病人以及无需前往综合性医院就诊的老人提供及时的医疗保健服务。
家庭医生
新加坡最初级的医疗保健单位是家庭医生。家庭医生在很多国家已经非常成熟。比如在美国,病人看病一般先找自己的家庭医生。如有需要,家庭医生安排病人到大医院就诊或联系专科医生为病人诊治。家庭医生在新加坡的定义与美国略有不同,既有针对某个家庭或个人的私人医生,也有自立门户的小诊所。家庭医生通常在社区租个小门市房,一个人开诊。
家庭医生相当于医疗保障体系中最普及、最基础的一层。凡是找家庭医生看病的患者,医生都会为之诊治。有发烧、咳嗽这样的症状,患者自己可能已经知道是感冒了,去找家庭医生看病的目的是确诊和拿药,医生确认病情是感冒,于是给患者开药。很快就能结束这次治疗,属于短时间的看诊,收费也很少。但是有些病情是家庭医生无法诊断的,家庭医生便会开一张转诊单,把她介绍到另一个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而在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看诊所需的时间较长,花费也高一些。
在新加坡几乎每一个住宅区都有初级医疗保健院,覆盖到全国的每一个角落。这些国有医疗中心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和牙科保健。他们作为一个一站式的健康中心,提供门诊治疗,随访出院病人,疫苗接种,健康检查和教育,药房。
专科医生
跟专科专家比,家庭医生的资历要求相对低一些,具有初级的保健医生的水平就可以开私人诊所。比家庭医生高一等级的是专科医生。专科医生自己开了医院,配备了较为全面的医疗设备,方便患者接受全面的检查和治疗。由家庭医生介绍去综合医院治疗的情况下,患者还能获得补贴。新加坡在私人诊所和公立医院之间建立了很好的双向转诊制度。居民就诊先到家庭医生的小诊所,当诊所认为需要转诊时出具证明,患者凭证明到专科医院就诊,否则其在医院的费用不能享受政府补贴,这种措施减轻了大医院的负担。
急诊住院去综合医院
综合医院提供多学科的急诊住院和专科门诊服务和24小时急诊。这些公共部门的医院是以私立有限公司的形式进行运作的,可以确保竞争力与高水平的服务和质量,他们远远优于其他国家的“公立医院”。这些公立医院有能力处理很复杂的病症治疗及从其他周边国家转过来的病人。这些大型综合医院,整个环境可以说是比中国的同类医院优越很多。不仅有医院通常的各种功能区外,还有餐饮等服务区等方便病人的场所,非常宽敞、舒适、方便;清洁、卫生就更是无可挑剔了。走道两侧的墙上,都布置有西洋风格的图画。候诊区都有相关的医学常识和介绍及当天的各种中英文报刊杂志,供人取阅。到那些国家医学中心的高级医生候诊区,更感觉是到了星级宾馆,柔软的地毯,舒适的沙发,各种悦目的陈设,以及窗外空中花园的花草绿树,让人的心情顿时放松。
看病的民众很悠闲,没有国内医院常见的人声鼎沸。为什么人少?是因为新加坡实行严格的分诊制,病人要先在社区医院就诊,有那里的介绍才能再来综合医院。当然,您也可以直接到综合医院看病,但挂号费可就是一个天价了。
私立医院与公立医院
新加坡医疗系统分工比较明确,门诊可以由各种医疗机构提供,而住院服务则主要由公立医院提供。公立医疗和私立医疗在诊病人中所占的份额分别是20%和80%,住院病人分别是80%和20%。在公立医疗机构就诊一般需要预约,等待时间长,也不能自由选择医生。私立医疗机构由于患者少,不需要预约,还可以自己选择医生,候诊时间短。新加坡的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扮演的角色不同,相辅相成,哪个都必不可少。公立医院里,医生要面对的患者多,为每个患者服务的时间相对短很多。在私立医院,患者较少,医生能跟患者做更多的交流,也能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新加坡的私立医院与其他国家一样,市场化经营。在私立医院提供会诊的医生,大多是在公立医院全职的医师,偶尔去私立医院兼职。私立医院大都提供高级病房或VIP病房,由于私立医院大多坐落在繁华的市区地段,并且医师需要在完成他们自己所在公立医院的职责之后才能去私立医院会诊,私立医院的费用将会比公立医院高出一截,然而这并不表示公立医院提供的服务会比私立医院差。外国人去公立医院看病住院,由于只能申请A类病房,环境还是非常好的。A类的病房与其他类的病房是完全隔离的。
公立医院还承担着一个重要的责任,把守从学生成为医生的最后一关。在新加坡,医科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必须先到公立医院学习、培训和服务一段时间。经过实习,合格后,才算是真正“毕业”,具有医生资格,而后可以选择进入私立医院或者自己开诊所。私立医院服务高端患者,虽然患者少,但是给予每个患者的照顾更多,因此收费高一些。某些新加坡的公立医院也提供少部分自费病人的医疗服务,设有高档服务项目,因为有一些富有的患者更愿意去公立医院,如果说最基础的设施和服务,公立医院比私立医院便宜。如果是高档的服务项目,公立与私立是一样的。
新加坡享有“花园城市国家”之美誉,旅游业发达,又是国际会议及国际展览中心。抵新国际游客每年约600万人次。每年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或亚洲区域展览会多达数十个。新加坡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及制度,是融汇东西方教育成功的典范。
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普及国民教育的同时,极其重视吸收海外留学生前来求学,并为他们提供奖学金。政府大学3所及理工学院5所、其他专上院校40多所,私立院校上百所。各类中小学和国际学校360多所,是外国学生留学首选。目前有外国留学生约4万人。新加坡福利政策待遇就是这么有优势!
定居新加坡福利待遇之一(子女教育)
一、定居新加坡福利待遇之一(子女教育)
目前永久居民的孩子读书,目前小学每月13新币/每月,政府中学22新币/每月。
根据教育部的最新政策,可能会有部分调整。估计一般涨幅不超过30%。
自主学校的学费有的调整到220新币/每月。
大约占父母收入的0.3-0.5%
定居新加坡福利待遇之二(父母团聚)
二、定居新加坡福利待遇之二(父母团聚)
留学的学生毕业了,申请到新加坡永久居民后,他们的父母、结婚后的岳父母一般正常情况下都可以申请来新加坡长期居留。
这个签证的有效期,跟随孩子的永久居民证的有效期,一般为5年或者10年,可以多次往返。
持有这个签证,父母可以在新加坡与孩子联名开公司、做生意等。
定居新加坡福利待遇之三(购房子)
三、定居新加坡福利待遇之三(购房子)
新加坡的住房政策是“居者有其屋”,住房分为政府补贴的组屋和市场价格的公寓或者有地洋房。
对于结婚后的新加坡公民可以购买一套新加坡政府补贴的组屋(夫妻每月收入不超过8000新币),只有第一次购房子的时候才有补贴。要购买新的组屋需向建屋发展局提出申请,排队,等待自己选择的房子建成。永久居民不可以买新房,但可以买市场转售的二手组屋。如果想买新房子,可以买公寓或者洋房。
永久居民,外国高级雇员(EP,P1,P2工作签证的持有者)可以直接向建屋发展局申请租赁政府组屋,价格低于市场租赁价格。
租赁政府组屋基本没有特别的间限制,经验上有人一租就是十年八年,但是这是同一套房子,一旦中断租房合同就不可以再向政府租房了。
如果买了政府的房子(组屋),一般要等到5年后才可以卖出,防止房屋倒卖。
对于高收入者是不可以购买小型的政府组屋,如果夫妻的收入总和月薪8000新币,就只能购买大型组屋或者市场转售的房子。
购买父母相邻的政府组屋,还有特别的政府补贴。
定居新加坡福利待遇之四(本人养老)
四、定居新加坡福利待遇之四(本人养老)
新加坡的养老,主要是依靠政府的公积金制度。
公积金制度的实质是,把本人薪水的20%存入公积金账号,这个账号是本人的,但不可以随意动用。相当于每个人被强制性储蓄。
另外你的雇主还要把相当于于你本人薪水的13%的钱存入你的公积金帐号。这样,实际上的公积金帐户每个月有相当于薪水的33%的存款。
如果按照夫妻2人25岁毕业开始工作,工作35年退休计算。2人的公积金帐号就有了大约
5000*33%*12(月)*35(年)=693000新币
这些费用,又细致的分为3个帐号。
1.医疗账号:7%,用于医疗等费用;
2.购房账号:6%,用于买房子;
3.普通账号:20%,用于教育等。
五、定居新加坡福利待遇之五(商务功能)
在新加坡申请到永久居民后,就可以申请到很多的国家工作,签证不再是障碍。包括很难申请工作签证的美国,英国,台湾地区。也方便了申请人到各国旅游。
申请人由于具备了流利的英文,加上有了可以申请各国签证的“绿卡”,使得全球就业成为可能。
永久居民可以在得到这个身份后的2年,申请成为新加坡公民,一般只要有良好的品行和工作纳税记录,都可以拿到公民身份。持新加坡护照者,基本上在西方各国免签证入境。
六、移民:
1、投资移民;250万新币GIP签证
2、创业移民:5万新币以上,P1,P2,Q1三种创业准,需要注册公司一年以后申请,全家可以申请。
3、留学移民